- 学分
-
- 科币
-
- 工分
-
- 在线时间
- 小时
- 注册时间
- 2011-1-1
|
投资是场“概率游戏”
首先让我们来假设一种情景。
有两个选择:A是肯定赢100,B是50%可能性赢200,50%可能性什么也得不到,你会选择哪个?
在“风险”和“收益”比例差别不大的情况下,大部分人习惯性地会选择“无风险收益”,也就是会选择100%赚100块。因为“只赚不赔”的买卖谁都愿意去做,而“有风险”的买卖谁都不愿意去做。
我们有时一定会做“有风险”买卖假设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,只增加“有风险收益”例如:100%会赚100块和50%机率赚300、(400、500、600、700……)随着“有风险收益”的增加,人们的选择就会开始出现分化。
博览研究员经过随机测试身边10位同事得出的结果是:
●当“有风险收益”小于500时,他们都会选择“无风险收益”也就是稳赚100块;
●当风险和收益比达到“1:5”时,有1位同事选择了“有风险收益”,出现了第一个做“有风险”买卖的人,即,他愿意以100块作为代价去换取赚到500块的机会。
●随着这种比例的提高相继有更多的同事愿意去做“有风险”买卖。当这种“比例”达到“1:10”的时候,所有同事毫不犹豫都选择了“有风险收益”。
从这组测试中,我们可以清楚的发现,风险和收益的“比例”决定着我们的投资行为。——资本在“比例小”的时候选择“收益”,在“比例大”的时候选择“风险”。
为什么从“只赚不赔”到“热衷风险”当我问起:为什么当“比例”达到“1:10”你们都会选择“风险”,同事们好像都无法说清楚真正原因。
博览研究员认为马克思的《资本论》中有关于这个问题的答案:“如果有100%的利润,资本家们会铤而走险;如果有200%的利润,资本家们会藐视法律;如果有300%的利润,那么资本家们便会践踏世间的一切!”从马克思对资本家的描述中,可以看出投资行为不仅仅是人们对金钱的渴望,更体现出资本的内在本质——逐利。
无论是“大资本”还是“小资本”从资本的“内涵”(资本逐利属性)以及“外延”(人们对财富的渴望)上都有“增值”“保值”的要求,而这种“比例”关系又决定着资本在“增值”还是“保值”意愿上的强弱程度。——资本在“比例小”的时候选择“保值”,在“比例大”的时候选择“增值”。
控制“比例”“引导”资本选择“比例”关系中“有风险收益”在不同的投资标的或不同时间段有很大的不同,例如投资股票、企业债券、稀有贵金属、艺术品等等。
而“无风险收益”的来源相对单一,收益的大小主要由国家政策决定,以银行利率和政府发行国债利率来得以实现。
所以,国家可以根据自身发展的需要对银行利率进行调整,从而达到对风险和收益“比例”调整的目的——用“升息”来降低“比例”使得资本选择“风险收益”(投资收益)的热情减退,用“降息”来提高“比例”使得资本选择“风险收益”的热情升温。 |
|